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于庄严天地间追寻人性的自由——读《诗经》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冯骏潇 阅读:141 复制标题和网址

当《诗经》沉默,以文字之态停驻于书页,穿梭千年被我们翻阅,眼前所见是横竖撇捺,耳边却丧失了那些悠然曲调,我过往总会惋惜不能真正感受到《诗经》的魅力。此番恰逢出行莫干山,于民宿小憩时翻开随手携带的《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彼时清风引得团团翠竹流动,霎时间山头碧波万顷,胸腔中忽然产生了一股力量,促我放声长啸。也就忽然想到,《诗经》的内容未曾凝固,而是一直暗流涌动在薄薄的纸张之下。这些文字的归宿,不在书斋,而在这片庄严的天地间。那些曲调,即使已在岁月的更迭中亡佚,也不等同于今人无法再赏其魅力。他们化作风雨之声,流淌在天地之间。当我们身处山川草木之间,心头突然涌上那些亘古的字句,歌声就在天地的韵律中与心灵共振,缓缓而起。

幼时读《诗经》,老师便教给我们“赋比兴”的手法,谈及“兴”时,总会让我们试着想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以此感受《诗经》中的天地,由景入情。那时的我们便已懵懂地感知到,汀洲上的伊人宛若水中仙,纯洁恬静,一尘不染;返乡途上绵延不绝的大雪,又牵扯着怎样粘稠的思念与悲凉。而这些情感,在我的想象中,应当是浓烈与深沉的,落在文字间,却仿佛刻骨化作绕指柔,变得淡而轻。这是我一直未曾明白的,那些古人,是以何种心情,将这些情绪汇入短短四字,又以怎样的腔调将其吟唱呢?

而今,这山谷中无穷无尽的风向我直直吹来,穿过发梢,又扑向更广阔的山峦。我感到这浩渺的自然对人有着一种引力,使得情感被缩小。而淡去的部分,会化作天地风雨,四时草木,潜藏在不言之中,由天地共同承受。大地的本身就是一首首写不尽的诗,“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的日子里有美丽的姑娘采摘嫩桑,却因贵族的剥削而满心愁苦,这是农民们质朴心声的表达,在希望与绝望并存的日子里微微发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方安宁的净土之上,人们祈愿着拥有美好的梦乡;“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温柔和煦的风如母亲的手,抚育我们成长……这或许便是庄严天地的力量,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在无形之中,牵动着人的情绪与思绪,也在默默地给予人们一份无言的陪伴与力量。

现代的人们常常觉得《诗经》是高雅的,但其实一篇篇细读过去,我们会发现,其实其中并不仅有阳春白雪,更多的,是紧贴着大地生存的老百姓的真实咏叹。《诗经》是躬耕于大地上的文字与歌谣,人们站在黄土地上,站在死亡、贫穷、病痛、战火、天灾上,也站在爱情、亲情、友情、乡情上,不只停留于写,而是歌唱。那些生活细节的现实性触动着我们,也让我们惊觉,这距离我们已有千年的诗歌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是对坏人的斥责与教诲;“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是等心上人的焦灼;“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是对主子的怨诉。没有虚情假意的逢迎,无病呻吟的矫揉,有的是真实质朴的个人情感的表达,是沁着血泪的生活里依然乐观的歌。这是《诗经》最为感动我的地方。

当人们在如北风冷酷的暴政中高唱着“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一同努力奔向一个自由的理想乐园,即使那并不存在,人心也因存着这滚烫的希冀而充满力量。庄严天地,因人们的活力与歌声,而透出勃勃生机,胜过十分春色。而大地上的人们,懂得敬畏天地,也在与自然同等重量的呼吸中,耕耘着生活,追求着内心深处的那片自由的桃源。而歌谣,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旋律,在哼唱出悠扬旋律的那一刻,众生平等,万物自由。

可以肯定的是,人性的本质应当可以是自由的,我们无法决定出身的阶级与环境,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怎么爱,怎么活,怎么忍受惨淡的现实却依然在心中绽放理想的花朵。在《诗经》里,人们以歌谣记录着生活,也在庄严天地间不断追寻着自由表达的力量,或是批判当权者的贪婪暴力,或是思念着家园,或是祝福着亲友。同样,我们可以听见不少女性的声音,她们发出了“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控诉,也发出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感怀。这些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对自由与平等的质朴的向往。他们辛勤地耕耘着现世,也在向往着理想中那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观照当今生活,我们相较于千年前的人们,多出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显然,生活方式早已天差地别,信息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捷,原有的森严等级也在人人平等的当今社会变成了糟粕。我们或许已经活在了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奇异乐土之上。但是,如今城中的我们所见的不再是“燕燕于飞”,而是钢铁森林,即使在山野,也难觅“毖彼泉水”,这或许就是高速发展时代里,人们将自然祭献给所谓的美好生活而付出的代价。全球生态环境的危机成为了悬在当今社会之上的一把利剑,这比疫情更长远,也需要更多的关注。自然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肆意破坏它,无异于自我毁灭。天地庄严,我们要守住的,是对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风雨日月的敬畏。人类对自由净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而这基础在于天地依然多姿。顺从贪欲,向自然无限索取,我们终究会沦为强大的困兽,再无自由可言。

读罢《诗经》,那股万物初始之风穿越千万年吹向我的脸。我想,《诗经》的意义或许也在于一种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地咏唱,它是真诚而清新的,也是可爱而有力量的。我期待着遇见更多属于现在的,真实而亲切的文字。也期待着自己,以踏实的态度,以自由的心态,以不灭的热情,写下生活的篇章。

不过,在书写生活以前,就让我们与《诗经》一起回归到山原,去凝望天地风光。在那一刻,无论生在何时,将归何地,一切都能让人重拾希望。有歌的地方,就有自由的曙光。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