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嫦娥不悔偷灵药,百般经历皆美妙

来源: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利景 阅读:134 复制标题和网址

嫦娥不悔偷灵药,百般经历皆美妙

黄利景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我生活的十八线小县城里,高中生活大多被繁重的课业任务和庞大的高考压力所笼罩,因而没有太多的社团,也很少享受精彩纷呈的课外生活。好不容易进入大学,内心自然充满了对各类社团的期待与向往。果不其然,入学后的十月份,社团纳新时的“百团大战”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轮滑社、乒羽社、书画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堪比大型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类别应有尽有,让人难以取舍。一时间,究竟要加入哪几个社团竟让我感到些许的焦头烂额。

秉持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在精确分析自身特点,详细了解各类社团在后续长远发展方面的助力之后,我把社团笼统地区分为:校级社团和院级社团。很显然,校级社团的优势在于社团级别较高,人员数量较多,且可以更为广泛地结识其他学院的同学,有助于自身加快适应本科新生活的脚步,扩展自身交际圈和生活视野。而院级社团也并不是一无用处,它们会帮助我们加强与本学院同学、老师的联系,及时追踪本学院发展动态等。在相对细致地分析了院级社团与校级社团的优劣之后,我筛选出四个目标社团,不言而喻,其中两个是校级社团,两个是院级社团。那么,问题来了?四个社团是不是有点过多了。个人认为,四个社团确实让人力不从心了,毕竟大一的学业任务往往是很繁重的,一般两个主要社团就差不多足够了。实际上,我筛选出的四个社团,有两个都是备选,因为社团纳新是需要面试的,以防万一,我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给自己留下了些许余地。

最终我面试通过并决定加入的两个社团,一个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校青协),一个是院新媒体工作室。在校青协,顾名思义,会参加很多志愿者活动,诸如校内的后勤质量监督、图书漂流、艾滋病宣传等,校外的马拉松志愿服务、公交维序、敬老院献爱心等。在这里,我不仅是志愿服务参与者,也会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这让我在享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在院新媒体工作室,我承担的主要是院里微信公众号推文的运营,基本每周两篇的工作量,这算是我初入大学掌握的第一项新技能,当然毋庸置疑,这份工作需要速度与耐心并存,毕竟,文字工作必须“锱铢必较”,不得含糊。

坦白讲,大一在校青协和院媒体工作室的社团经历多少带有些许功利色彩,有热爱但不够热烈。在结束了大一的社团生活后,本来是没有意愿再参加别的社团活动的,因为学业安排等其他原因,时间确实相对紧张。但误打误撞却进入了校编辑部。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牵扯,在这里,热爱被重启,激情被重燃。

在校编辑部里,最主要的工作一言以蔽之便是负责校报的征稿、写稿及选稿,扛好“讲述本校故事,传递本校能量”的旗帜。自初中起,我就喜欢写些文字以记录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高中时陆陆续续参加一些作文竞赛并也获得了些许奖项。步入大学,也坚持着用文字传递内心声音的这一优良习惯,独立在军训快报、学校青年报、学校官方报纸上发表文艺作品数十篇,也是这段经历让校编辑部的学长学姐们发掘了我,邀请我加入编辑部,继续与文字打交道。一直以来,我都坚信,文字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在每一段提笔书写、细致构思的过程中,心灵便得到了一次洗礼。时至今日我都异常感谢在校编辑部的经历。

在这里,我从事的是热爱了多年的文字编辑工作;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热爱文艺创作的小伙伴们;在这里,我遇到了耐心坚持做纸媒的老师们。校编辑部的工作经历让我学会如何站在更宽广的视野去写作,让我得以与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相遇,让我更懂得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一个青年人在人生旅途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担当。

在本科生涯里,大一是社团生活的开始,大二是社团生活的进阶。而大三,绝大部分人都转身投入考研或者实习等计划中。而我,尽管一边忙着考研,一边想着实习,一边更是忧虑着保研,却还是决定参与院英语系学生助理的竞选。这次,只想着让生活更加充实,让经历更加丰富。因为我好像越来越享受时间被塞满的感觉,享受完成每一个细微任务后的成就感。许是前两年课堂认真表现,课外不断丰富自我的持续积淀,经过自我申请、班级推荐和老师意愿,最终我顺利成为了英语系学生助理中的一员。

学生助理,大概也能料到其工作内容,无非就是协助架起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实际也是如此。但涉及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也是变化不定的,简言之,就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有时会负责材料的收发,有时也会负责通知的传达,有时还会处理些杂活等。尽管工作看似杂乱无章,有点行政实习之意味,但其也胜在这里。由于工作内容的多变可以短时间内提升自身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并且通过与同学、老师等多方打交道,有助于提升自身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之后实习和职场发展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起初担任学生助理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有点紧张的,生怕和同学、老师们之间的沟通效果不尽如意,害怕把系主任交代的事项办砸,但人贵在勇于挑战自我,在一学年的历练之后,我越发沉稳,在处理很多事情上都有条不紊了许多。

如今已是研究生的我,回首本科生涯的社团经历,内心也是不由得感叹:嫦娥不悔偷灵药,百般经历皆美好。在校青协,与一群可亲可爱的同学们共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院媒体工作室,学习并掌握了现代网络社会一项重要的技能——做推文;在校编辑部,机缘巧合再次开启与文字的美好旅途;在英语系办公室,看似琐碎的学生助理工作却给予我大有乾坤般的就业启蒙。曾经那个懵懂羞涩、畏畏缩缩的女孩已然成长为自信干练、独当一面的战士,在自己的宇宙世界里闪闪发光,坚毅前行。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