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关于“聚树成林”的小组合作的思考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来颖超 冯晓芸 王 阅读:122 复制标题和网址

关于“聚树成林”的小组合作的思考

世图之道,教育为先。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开始进入有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阶段。该改革的重点任务中提到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带动教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具有差异性。

一、课程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的积极表现

(一)主动带动被动型表现

以小学教育为例,该年龄段的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具有表达和表现的高度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在小组中会争相说出个人看法或观点。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带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平时表达欲不强的学生也会在氛围的带动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发言,从而构成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

(二)多角度思考型表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同于教师单一的授课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可以实现双向甚至多向学习,学生可以吸收不同角度的结果,从而得到不同维度的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活跃,开启“头脑风暴”。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消极表现

(一)教师指导不到位

虽说小组合作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但如果缺少合适的引导,小组合作的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掘,学生的素质也无法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比如,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学生的个别指导,难以平衡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造成部分学生的需求无法及时满足。教师的指导不及时也会造成学生的不知所措,当学生对合作问题不理解或者对任务目标不明确时,学生没有思考方向,此时教师若不进行及时的引导启发,小组合作将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同时,教师可能忽略小组合作后的评价反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到的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化呈现,也没有收到正向的反馈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小组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合作的开展会遇到瓶颈。

(二)合作止于形式

当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失误时,小组合作进行的时间过短,学生对于问题还未达到深入思考的程度,此时教师结束小组合作转而进入讲解环节,学生的思维被强行打断,不利于课程的继续进行,更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当然,有时小组合作还会成为救场策略,帮助教师填充课堂,教师提出难度颇小的问题,此时由于问题的限制,小组合作可能沦为单纯的小组讨论[]。

甚至有教师直接将小组讨论等同于小组合作,将小组合作降级,忽略了小组合作中的学习和教学意义。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策略(以小学教学为例)

(一)基于分层原则的分组[]

此阶段的学生性格差异较鲜明,可在不触及学生敏感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分组,确保每一组的学生的平衡性,使外向带动内向,积极带动消极,实现小组合作的普遍参与。注意此时的分层不是成绩的简单分层,而是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差异分类,若学生出现消极情绪要及时安抚并适当调整,保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采取引导学习方法的方式

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引导进行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如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操作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得以激发。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注意学生的进展,及时进行问题的引导,运用委婉的点拨方式,如启动式的点拨、提示式的点拨、点睛式的点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干预,确保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是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意义。

(三)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

小组合作如果只停留在小组讨论的层面,学生的思考没有得到及时的延展和呈现,都小组合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会下滑。教师在小组合作后要引导学生及时的呈现自己的合作成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采用口头呈现的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呈现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手工展示、板书展示、绘画展示、情景演绎等方式。

无论何种方式,教师多要进行及时的评价,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合作成果,而在于合作过程,对于积极参与合作的学生进行正向的评价和适当的奖励,对于未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敲打”和鼓励。形成良性的组内互助,组问竞争关系,以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合作信心,积累学习经验。[]

(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小组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虽然学生为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但同时教师起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任务非常熟练,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有绝对的掌控,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导入的时机,把握小组合作进行的时间。

对于小组合作中出现的状况要及时解决,比如确保小组合作中的分工明确,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帮助“边缘”同学融入合作。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思路及时纠正,确保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教师对合作的内容要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讨论与探究合作的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教师的情绪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因素,教师适当的消极情绪或中性情绪的展露,可能会对学生的合作效率和合作意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总结

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即课堂上应追求有效生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掌握合理收集问题解决所需的各种数据,对于小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主动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并结合同伴的观点,产生更为新颖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分析整合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都有了初步的养成。[]

目前,小组合作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成为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标配,学生可以在合作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愉悦,有丰富的体验感、存在感和成就感,形成公平友好的课堂氛围,整个课堂凝聚集体的智慧。[]

合作学习的意义即体现在促进学生智力方面的,也体现在非智利方面的发展。小组合作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权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正确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树才能够笔直生长,长成参天大树,最终成为茂密的树林!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