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大学生“发疯”的本质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乔峻楠冯鑫煜隋煜 阅读:121 复制标题和网址

“发疯”,这一现象的背后,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社会深层次的弊端暴露。信息时代真假难辨,言论环境复杂多变;学校制度僵化刻板,管理疏忽漏洞百出;家庭关注冷漠忽视,个体心理状态失衡。

1.信息时代,真相的距离人们越来越远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呈指数级急剧增加,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而海量的信息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生活各处无不渗透着网络信息的时代,每个人都被包围在信息圈中。然而,这也带来了辨别真伪的难题。大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穿梭,试图寻找真相,但往往被纷繁复杂的信息所迷惑,甚至被片面的观点所引导。他们在这个真假难辨的世界中寻找自我,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常常陷入迷茫和困惑。

了解信息并不等同于与参透真相,掺杂着虚假的信息往往使人混淆判断的正误。在这场信息爆炸中,人们不再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接收信息,判别是非,形成观念。生于高速发展的时代,赶上时代信息发展潮流,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浪潮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心智还未成熟的时期接受各种潮流新鲜的词汇、热题,让他们眩晕在纷杂的信息中,往往无法真正获取真相,如同走入迷幻的森林中无法判断哪个果实是诱人却有毒的,哪些果实是朴素却无害的。从繁杂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时期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往往无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更甚者受到极端观点的蛊惑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信息爆炸的同时,言论社区也在及时更新,但是这样的网络空间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包容,反而挑起人们之间的对立,使言论空间里充斥着刻薄的偏见。在聂夷中曾言:“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一个博主只需要几段主观的文字与刻意剪辑的视频,便能激发出人们的“正义感”,人们在晕头转向之间被寥寥几语引导成了利剑,指哪打哪,义愤填膺,在没有道理的污言秽语之下,真相便淹没在排山倒海的言论之中更加难以找到。

当代大学生在庞大的信息数据中迷失,往往在跟随信息浪潮时发现事件反转再反转,出人意料,难以捉摸。因此,当虚拟网络上他们与事实真相的距离越来越远时,他们便在信息时代无所适从;当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就会及时反馈——“发疯”。

2.学校环境,适应与自我认知的困境制度规矩是带给大学生的枷锁

学校的环境,那些刻板的规章制度,如同无形的枷锁,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发展。从青葱年岁的高中走入梦幻已久的大学校园,老师照本宣科的枯燥无聊,学生会条例的不切实际,同学关系的冷清淡漠,让当代大学生明白大学的生活并非如同他人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他们也时常对大学的行事风格和制度感到无奈和困惑。

老旧的学校制度像刻在废墟上的印记,改变便是摧毁,创新便是无视。文档中的明文规定,一条条一列列,像是框住大学生的枷锁,无论其是否符合常规道理都必须遵守,不能质疑。而老师传递的潜在规矩更是让大学生深感疲累,面对本就深奥晦涩的专业课,老师的照本宣科,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也使得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雪上加霜。讲台与座位的距离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淡漠的师生关系让大学生在大学中更加不适。

同时像加入大学中的群消息接连不断,学习、工作、生活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而大学生刚从高考的大山下爬出,他们还未松懈下来,便又跌进了另一个深坑。不断积压的压力与不满无处发泄和释放,直到他们在网络空间上找到了泄洪口——“发疯文学”、“发疯视频”等应运而生。吐槽着从“代代相传”的课堂PPT,到“垃圾桶内不能放垃圾”的宿舍条例,大学生在“循规蹈矩”中逐渐适应变化学会了“老练”和“事故”。

3.家庭环境,期望与自由的矛盾

与此同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大学生的生长的环境是构成他们“发疯”的基调。过度的期望、无形的掌控以及细节的漠视,这些都可能让“00 后”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过度的期望,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家长把孩子当作精致的“洋娃娃”,要求子女完美地成长。许多家长在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下,站在过时的视角上让孩子考名校,找高薪工作,对子女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产生冲突,导致他们感到压力倍增。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成长诉求,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无形的掌控,让孩子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在大学生成长时期,家庭上画的精致城堡,在一步步撕裂自己的伪装,也让大学生逐渐暴露在残酷社会上。 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家长插手孩子的人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代替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因此大学生时常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自主权,无法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当他们真正脱离父母,需要自己做出决断时,当代大学生却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感到无助和茫然。

细节的漠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必要的影响。有时父母漠视子女生活、情感的需求,让子女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忽视,进而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在一些情况下,有些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之间的矛盾或者离异都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在忽视孩子的成长需求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当代大学生时常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焦虑,因为面对没有父母帮助的选择而迷茫,也因为自己成长需求无法满足而陷入负面情绪中。当他们想挣脱却脱离不掉,想自己抉择却无法真正做出判断的时候,便只能发出呐喊和求助。

4.社会环境,压力与自我价值的冲突

社会环境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受到疫情时期的打压,社会经济形势逐渐下行,社会状态低迷。加之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大学生期望值过高,让大学生感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压力过大,时常陷入自我否定的僵局。

当大学生真正踏入社会门槛,才明白没有轻松月入百万的工作,没有不受约束自由的生活,也没有真正容易获得的幸福。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房价高等方面的压力。看到一份份简历石沉大海,一个个要求被残酷拒绝,他们在闭门羹里体会了社会的不易。当他们跨过拒绝的栏杆多次,却仍未被赏识,未免会心里失落,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于是社会压力与挑战和当代大学生发生奇妙化学反应,产生了大学生集体“发疯”的现象。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