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以志愿微光 传递专业和温暖

来源: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程丹 李金玲 阅读:125 复制标题和网址

11月21日,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在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落下帷幕。期间,来自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的5名翻译老师和50名学生志愿者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奉献着光与热,传递着无数温暖瞬间。

赛场上的科院“拾球人”,与专业运动员“比速度”。

“比赛时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运动员把藤球踢出界后,我迅速捡起,递给裁判员,检查藤球是否还符合比赛要求。”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3级舞蹈专业学生张浩南是此次比赛的志愿者,他和另外11名小伙伴组成竞赛组服务队,共同负责比赛场地布置、物料搬运,以及赛事期间捡球、计分翻页、赛后收球等工作。

张浩南称“简单”的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作为融合了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特点的藤球,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需要运用脚腕、膝关节等夹球、顶球的方式击球过网,使球落到对方场地内或使对方球员接球出界,这就要求志愿者的“捡球速度”要跟上专业运动员的“踢球速度”。

“一次击球成功的欢呼或出界的唏嘘就代表我们要跑动一次。”同为志愿者的黄玉玲是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从18号第一场比赛到结束,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捡过多少次藤球了。21日晚,回到宿舍的她只觉得“整个人累瘫了”。

但她依旧很开心,觉得收获满满:“很幸运参与到这个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中,4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作为科院的一份子,我每天提醒自己——必须尽全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学校争光。”

赛场内的“百事通”,推进赛事服务更全面。

在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现场,人们有需要时会第一时间想到找穿着印有“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字样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

“同学,现在场上是哪些国家的运动员在对战啊?我想看中国队。”

“同学,印度尼西亚代表队没饮用水了,你能帮忙抬一件来吗?”

“同学,我想找马来西亚队的翻译老师沟通一下采访事宜,你知道是哪位吗?”

……

“我们的学生志愿者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比赛场馆内,他们是‘万事通’。”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唐传淳介绍,自接到大赛组委会的志愿服务邀请后,学校高度重视,采取自主报名和社团推荐相结合模式,有序组织、精心遴选,经过严格的面试选拔和岗位培训,最终选出了40名赛事志愿者围绕竞赛组织、接待礼仪、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志愿服务工作。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唐传淳说,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在11月初就组织志愿者进行赛会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接待服务礼仪、志愿服务上岗要求、志愿者服务纪律规矩等志愿服务素养培训,以及开展藤球比赛规则等专业知识培训。

11月18日起,这40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志愿者“光荣上岗”。他们带着梦想和承诺,以饱满的热情为市民观众、运动员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颁奖仪式的礼仪工作等,用暖心的行动为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注入科技学院的青春力量。

“能尽我们所能帮助到赛场内外的人就很开心!”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2级英语专业的志愿者熊敏说,保证赛事的完满推进,还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次志愿服务工作是一次“完美的旅程”。

她表示,今后要继续做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专业的知识、热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和有志青年们共同努力,让志愿服务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赛程中的“翻译器”,展现科院“专业性”。

11月21日晚11点,因为要返校上课,印度尼西亚代表队的跟队翻译——贵州省黔南科技学院英语老师于小清和朝夕相处5天的队员们做了个简单的告别:“不好意思,我明天不能去机场送你们了,但是衷心地祝愿你们一路顺风,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中国,再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印度尼西亚的16名队员纷纷从房间来到过道,和这位贴心跟着他们,不仅承担翻译工作,还做好了他们衣食住行安排的中国老师告别,并送上礼物。

“I will remember you.Qing.”9号运动员KUSNELIA眼眶湿润,拿出了她的球衣递给于小清,希望珍藏这段回忆。其他几位队员赶紧回到房间找到钱包,给递上了不同面值的印度卢比人民币,这是他们身上带的为数不多的“专属印度尼西亚”的物品,他们希望于小清能记得印度尼西亚,能记得他们。

为了表达于小清的贴心陪伴与帮助,离别之际,4号队员M·TAUFIK·R身体弯曲向前倾,微低头将他的额头贴在于小清的手背。在印度尼西亚,这是对尊重的人表示尊重与感谢的最高礼仪。

于小清匆匆和大家道谢、告别,快速走出了酒店

“我怕我忍不住我的泪水。”于小清说,她与印度尼西亚代表队的运动员们相处非常愉快,大家会为了赢得比赛击掌,讨论各自国家的风俗、美食等,“五天的朝夕相处,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

11月22日一早,缺席印度尼西亚代表队离别仪式的于小清再次收到11号球员ANDI TRY SANDI SAPUTRA托志愿者送来的球衣礼物,并让其向于小清转达他诚挚的感谢。

不止于小清。据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杜逢祥介绍,为做好此次大赛的翻译工作,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自11月以来,学校按照组委会要求,陆续从校内选派5位英语专业教师和10名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此次大赛的翻译、接待工作中,全程跟队翻译,照顾国外运动员的生活起居等,并承担整个大赛的双语播报工作。

“这次翻译工作对于检验我们的专业能力水平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张爱晶参与此次翻译工作中。她认为,此次活动认识了很多国外运动员,既能感受到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又能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是一次珍贵的“专业实践课”。

“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的胜利成功举办,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留下了宝贵经验。”杜逢祥说,志愿者们在大赛中的每一份付出,都转换成为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耀印记。他表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总结此次志愿者工作经验、巩固赛事志愿服务成效,进一步提升志愿者工作,为学校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汇聚智慧和力量。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