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湖南省第十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人文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分论坛回顾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谭雪娜 吴璇 阅读:115 复制标题和网址

(文/谭雪娜 吴璇 李蕊枫 刘璐婷图/周瑜婷 历慧琳 蒋丽樊 袁馨婷 蒲美岑)2023年11月25日下午,湖南省第十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人文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分论坛的分会场于我校立言楼举办。本次论坛共设四个分会场,聂志军教授、徐红教授、李学教授以及陈功副教授分别担任各分会场点评老师,人文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场旁听。

01

第一分会场

该分会场于立言楼B4-1会议室举办,主题为“语言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由22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谭雪娜同学召集并主持,聂志军教授作点评。艾嘉怡、谢璐瑶、莫海珊、李玲玲、潘翠婷、刘宁平和黄可馨7位获奖代表发言汇报。聂老师在各位同学的汇报结束后一一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同学们在提出观点时应注重与前人文本对话,以赋予论文更大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跳出传统框架。对于几篇创新性强的论文,聂老师强调要确保文中的概念界定有明确可溯源,要深入探讨,把问题谈透彻,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土壤来研究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理论。

在最后的总结中,聂志军教授积极地鼓励同学们大胆进行创新,依据所处的时代,结合社会去分析新的视角,发掘新的题材。同时也寄语同学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学术创新中。

02

第二分会场

该分会场于立言楼B105教室举办,主题为“哲学、历史与现代化问题意识”,由22级中国史专业吴璇同学召集并主持,徐红教授作点评。郑洲、郎荣、刘庆龄、吴璇、李夏豪、杨先亮、杨璟涵及陈嘉树共8位获奖代表发言汇报。

徐老师从论文研究角度、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等方面对郑洲、郎荣和刘庆龄三位同学的汇报作出了点评,并对文章中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观点予以了肯定。随后,吴璇阐述了宋代东岳大帝人格化发展进程,李夏豪对宋代士人阶层向下流动的原因进行了考论,杨先亮分析了宋神宗对夏政策变动的原因和背景,杨璟涵阐述了宋代武将宗泽的忠君思想及其意义,陈嘉树则探析了康熙朝参劾制度的特征及后世价值。

汇报结束后,徐红教授对大家的论文和学习态度表示高度的肯定和赞许,她表示,此次分论坛是同学们研讨交流的难得机会,能为大家带来具有拓新性、前瞻性的学术思考成果,希望同学们借此培养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思想。

03

第三分会场

该分会场于立言楼B103教室举办,主题为“新媒体与文化传播”,由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李蕊枫同学召集并主持,陈功副教授作点评。雷妮娜、戴明瑞、李蕊枫、吕舜、魏玮、朱慧、刘杰、柳惠敏、邓诗音、段也平及刘洋共11位获奖代表汇报。

本场学术论文分享的内容涉及了ChatGPT、中国新主流电影、新闻伦理、媒体融合以及乡村文旅等多个前沿热点话题。陈老师对每篇论文呈现的研究亮点予以了肯定,并从论文选题、标题拟定、框架结构、材料把握挖掘、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他强调,在论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界定、分析和调查都要严谨。

汇报结束后,陈功老师进行总体点评。他表示,本次分会场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都较为丰富,新传学科融合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此外,他号召同学们关注学科之间的勾连,勤交流,多借鉴,在交流与借鉴中促进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

04

第四分会场

该分会场于立言楼B104教室举办,主题为“当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由22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肖立英同学召集并主持,李学教授作点评。刘之琪、唐甜、刘杨、米文瑶、李漫、周鲁予、熊乐天、孙络、许以蕾、张亚琴、郭雅柔、周影及龙厚维共13位获奖代表汇报。

本次汇报主题丰富,包括“古今中外法”、“沉浸式教学”、“语言文字观念”“电影赏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纵横联系教学”“新时代中国式教材治理现代化”和“化学专业课程建设”“英语学习活动观”等。李老师对行文严谨、研究角度新颖独到的论文提出赞扬,并强调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必要性和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中落实的重要性。

汇报结束之后,李学教授对大家的论文整体情况和学习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强调,同学们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用理论支点关照研究对象。

结语

本届创新论坛,促进了学术成果之间的交流融合,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本次交流中,同学们体现了一定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展现了研究生的风采,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并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