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浅析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来源:山东管理学院 王培俭 冯静雪 阅读:135 复制标题和网址

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一、大河文化及其特点

(一) 河流不仅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人类文化。大江大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先民无论是从事采集、农耕、养殖,还是狩猎、畜牧,都能在河流旁获得适合的场所。充足的水源使人们可以聚居,形成聚落,慢慢地形成村镇、城市、国家;人多了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文化,文明便由此萌芽。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水源和物资,还是人类迁徙的主要通道。所以,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积淀河流文化,河流文化生命推动社会发展。在探索文明的源流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无可替代的;其中又以依托水量大、流程长、流域广的大江大河而形成的河流文明最为显著,人们认知此种文明类型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把其称为“大河文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都孕育过伟大的文明,这些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

(二)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也可以说是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而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传承性。这首先是由它生产方式决定的。种子、生产技术、工具制造乃至季节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必须不断传承,而这种生产上的传承需要,后来发展到了对祖先世系记载的认真程度。文字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种传承性。内陆国家的文字,相对于海洋文明来说具有更为稳定和持续特性,常常一脉相传。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安土重迁,因为缺少变化,所以非常容易建立一种稳定恒常的秩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必然出现中央集权。农耕文明呈现渐进式发展,反应在国家制度上也是渐进的。此外,农耕文明因为靠天吃饭,由于对抗大规模自然灾难的需要,所以对权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注重,对能制造各种灾难的自然,也有一种神灵崇拜。把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下来归根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权威的力量和神灵的力量。而在定居族群中,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争夺生活物资的事情不时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有争议也是协商解决;在国家制度形成后,这种观念成为一个国家内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相处的准则。

二、海洋文化及其特点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与海洋打交道,创造了与海洋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包罗万象,具体说来,海船,航海,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和海洋科学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

(一)从经济上讲,海洋文明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是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但吸收外来人口,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既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海洋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

(二)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在希腊强盛的时期,希腊各城邦也没有形成真正的政治联盟,最多是一种松散的联邦。与大河文明重权威尊神性不同,海洋文明强调自我与理性。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一无二而受到颂扬。古希腊人能够在各种文明聚集的地中海中崛起,很大程度是靠了这种精神。

三、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一体相连

尽管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具有诸多鲜明的不同之处,但地球之水是一个整体,河流、海洋、湖泊、湿地等各种水体都是水文明的载体,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都是地球文明整体链条中不可缺的链环,且紧紧相扣。以古埃及为例,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生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因此古埃及文明是大河文明。但是海纳百川,尼罗河最终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文明则是最典型的海洋文明。早期人类由尼罗河进入地中海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沿岸各地,再迁往欧洲、亚洲其他地方,古埃及文明很自然地就与周边的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使得在尼罗河下游和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古巴比伦、亚述、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等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璨如群星,令世界其他地方望尘莫及。尼罗河三角洲每年泛滥留下的沃土,不但构成了古埃及文明发源的基础,还因为与地中海相连而一并支撑起绵延数千年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伊斯兰文明。

由此可见,河流文明为海洋文明的载体输送具体的内容,海洋文明的开放性、进取精神赋予河流文明新的内涵和发展外延。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