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蚌埠非遗——品味冯嘴村花鼓灯艺术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罗惠宇 阅读:141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了挖掘我国花鼓灯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更多的人们接触和了解要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淮上明珠队在2024的寒假里去了禹会区马城镇冯嘴村开展此次对花鼓灯文化的调研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增长我们的社会阅历,更体现出了当代研究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千班锣鼓百班灯,村村都有花鼓灯”。在冯嘴村与吴书记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冯嘴村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冯嘴村组建花鼓灯艺术团,每年都会组织文艺团体演出百余场次,在农历正月十五时还会举办花鼓灯抵灯大赛。除此之外,花鼓灯艺术团还会通过花鼓灯表演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等活动,形成政府主导,艺术团配合,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格局,营造出争创“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良好文化艺术氛围。

在“中国花鼓灯传习所”里,我们从中看到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在接亲、丰收等一些其他的重要日子里,艺术团都会去全国各地参加花鼓灯艺术表演,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舞蹈爱好者慕名而来。吴书记也重点介绍了冯嘴村花鼓灯第一代传承人冯国佩先生,据了解,冯国佩先生是著名的花鼓灯大师,冯派创始人一代宗师,他曾去中南海参加演出,还接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将动作进行改造创新,使花鼓灯的表演更加深入人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蚌埠花鼓灯能够传承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冯国佩老师的重要作用。

在与花鼓灯文化传承人、花鼓灯团长冯开苗老师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花鼓灯文化的传承现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冯老师也结合自身实际对花鼓灯艺术长久发展提出了三条宝贵建议:一是鼓励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接过非遗传承的大旗;二是要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切实保障传承人的权益,解决传承人所面临的问题;三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其他力量协同,共同努力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因为传承非遗文化这不是我们某个人的任务,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为研究生的我们,不仅要投身课程和科研之中,更要多走走,多看看。我们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