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晨光斜斜切进车窗,将行李箱上的校徽染成温柔的暖金色。我攥着车票挤上返校的列车,背包带被身后人扯得歪斜时,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及时扶住了我摇晃的身子。“同学,我帮你放行李吧。”男生笑着接过我笨重的箱子,指尖还沾着淡淡的铅笔灰。
他把箱子稳稳搁上行李架后,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牛皮纸袋:“我妈非要我带的桂花糕,刚出锅的,你尝尝?”桂花的甜香混着温热的蒸汽在窄小的车厢里散开,让我想起临行前妈妈往我行李箱塞的一袋家乡腊肠。原来在这场奔赴学校的旅程里,每个人都带着家人沉甸甸的牵挂。
过道对面的阿姨正用保温杯给小孙女冲奶粉,冲好后又仔细试了试温度;靠窗的老人戴着老花镜,反复擦拭着相框里穿学士服的孙子;我翻开书包,看见妈妈悄悄塞进去的护身符,红绳上还挂着颗晒干的艾草香包。
列车穿越隧道时,黑暗中忽然亮起无数手机屏幕的微光。有人在和父母视频报平安,有人对着窗外拍疾驰而过的风景,还有人正用备忘录写下返校的心情。当光明重新漫进车厢,我注意到男生正在素描本上勾勒车厢里的景象——低头织毛衣的妇人、啃着苹果的孩童、捧着书本打盹的学生。
“这些瞬间,都是独属于返校路上的故事。”他指着画稿轻声说。夕阳把他的侧脸镀成蜜糖色,也将车厢里的每道身影都浸润成温暖的琥珀。原来从家到学校的铁轨上,不仅载着归程的学子,更承载着无数不期而遇的善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