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团开启书香寻踪之旅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 段嘉瑞 阚梦晴 毛文晶 阅读:104 复制标题和网址

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团开书香寻踪之旅

书页翻动的轻响里,藏着时光镌刻的密码;古籍斑驳的墨迹中,凝着文脉传承的温度。近日,“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团步入南北区图书馆,在墨香浸润的书架间、史韵流转的典籍里,先后寻访了北校区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藏书与南校区古籍修复中心,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北校藏书:在泛黄典籍中触摸历史

步入北京大学汉中分校藏书室,斑驳门楣上的裂痕与“北校南迁”的尘封记忆瞬间重叠。室内,北大时期的典籍整齐列于架上,线装书脊泛着温润的光泽,不少扉页还留着当年读者的批注,墨迹虽已浅淡,但仍能触摸到老一辈学者伏案治学的热忱;

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实践团依规借阅了部分保存完好的旧籍:部分教材封皮虽已磨出毛边,内页的公式推导却依旧清晰如昨;手写的讲义稿字迹遒劲,纸页边缘的褶皱里,仿佛能窥见辗转南迁时,师生们在油灯下誊写的身影,字里行间尽是办学维艰中的坚守;

临别前,团队成员在藏书室前并肩而立、合影留念。镜头起落间,青春面庞与泛黄典籍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将两代人的文化守望定格成永恒,这不仅是一张合影,更是一场无声的接力,让“守护文脉”的信念在光影流转中悄然传递。

南校修复:在匠心巧手中见证重生

转至南校区的古籍修复中心,案上,数册经修复师之手重焕生机的古籍静静陈列,其中不乏从北大南迁辗转而来的旧书,细看之下,曾被虫蛀出的细密孔洞已被素色补纸温柔填满,补纸的纹路与原页肌理几乎浑然一体,仿佛是时光自然生长出的肌理;撕裂的书脊经特制浆糊“缝合”,正舒展着平整的弧度,那些曾经的裂痕已化作若隐若现的印记,像是在诉说重生的故事;就连扉页上“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朱红印章,也褪去了模糊的氤氲,字迹重新变得清晰。这些藏在纸页间的修复匠心,都化作无声的敬意,静静流淌在“让古籍延年益寿”的初心之中。

从北校藏书室的典籍观摩,到南校修复中心的匠心见证,这场实践之旅以书为媒,让“北校南迁”的校史记忆与“守护古籍”的文脉担当,在团队成员心中深深扎根。那些在书中读到的故事、在修复台前看到的坚守,终将化作脚下前行的力量,让流淌的文脉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 下一篇:

相关内容

“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团开启书香寻踪之旅

“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团开启书香寻踪之旅书页翻动的轻响里,藏着时光镌刻的密码;古籍斑驳的墨迹中,凝着文脉传承的温度。近日,“溯史探知·文韵薪...

探秘“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之旅” 的幕后故事

探秘“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之旅”的幕后故事在“溯史探知·文韵薪传——陕理工双馆社会实践之旅”的筹备幕后,一群青春追光者正以匠心为笔,在脚本构...

以青年答卷书653精神传承之路

以青年答卷书653精神传承之路8月19日,“溯史探知·文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制作了第五部短视频——《青年的答卷》。这部短视频不仅是一次影像的记录,更是对当代青年...

话筒递向岁月:653精神的口述实录与青春回响

话筒递向岁月:653精神的口述实录与青春回响8月18日,“溯史探知·文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制作了第四部短视频——《你好,“653”!》。这部短视频犹如一扇时光之门,...

光影里的653:人物初心照亮后来人

光影里的653:人物初心照亮后来人8月17日,“溯史探知·文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制作了第三部短视频——《人物的光芒》,每一种精神的传承,都离不开鲜活的身影。他们...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