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走进婚俗文化,感悟文化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阅读:101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了更好的了解婚俗文化的发展,领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队”实践队队员前往聊城婚俗文化博物馆参观。

踏入婚俗文化博物馆的时候,队员被眼前的一片喜庆的红色所感染,怀着热情开始了参观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奇妙之旅。很快队员就沉浸在馆中的文字中,观看着古代成婚的流程,看到古代成婚的精密流程,队员不禁感慨到古人的智慧。古代婚俗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传统的婚姻文化中,媒人是不可不提的。媒人,以古代又称为“冰人”。古俗中春秋为嫁娶吉时,而冰天雪地的冬季才是媒人为男女撮合牵线之时,帮媒人才有冰人之称,又称“媒妁”,民间俗称“媒婆”、“红娘”、“月老”。媒人所司职责,文雅的说法,是“通二姓之好,定家室之道”,通俗讲来就是男女婚事。

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表明了媒人在传统婚姻制度中重要角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婚姻必须有媒人存在,“无媒不成婚”。《诗经》中有诗句:“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可?匪媒不得。”所以后来人们便以“伐柯”。“执柯”来代称做媒,“伐柯人”来称呼媒人。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相并重的婚姻条件之一,没有媒妁的是不能成立的,这一点不公上升到的高度,而且被法律所规范。

《唐律.为婚女家妄冒条说》“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元明清时期的法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 解放后,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亲属不得干预儿女婚事。但是,旧的婚俗时有沿袭,或改头换面,比如昔日的媒人,改称介绍人;相亲为男女见面,比旧俗前进了一步。现代结婚流程可分为三步:定亲,行礼,结婚。

随着对古代和现代婚俗文化的发展的了解,队员也走到了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出口,站在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出口,队员回味着在馆中浏览的文字,心中感慨万千,既敬佩古人婚俗的环环相扣,又感叹现代婚俗的简单利落,就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简洁的方式发展壮阔。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