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一场聚焦城市近郊农产品产销难题的实地调研在钱塘区河庄街道向公村展开。杭州 “鲜e达” 项目团队走进明月草莓园,与种植户深度对话,挖掘小农户在种植、销售中的实际需求,为即将落地的城乡社群团购平台收集一手实践素材,探索农产品产销高效衔接的新可能。

初抵莓园:访谈听诉求,调研启新程

鲜e达项目实践队为掌握明月草莓园发展基础,在村民引路下,循着田埂小道走进草莓田。成片鲜嫩饱满的草莓植株随即映入眼帘,绿叶间点缀着鲜红果实,生机在平原上铺展,与周边农田相映成趣。村民介绍,这片草莓田已培育数十年,全程采用生态种植方式,扎根平原沃土,饮自然雨露、沐和煦阳光,在开阔田野间生长,暗藏特色草莓产品与农旅体验项目开发的巨大潜力,为鲜e达规划提供了资源支撑。
“来采摘的大多是年轻姑娘。”“不用买门票而且采摘的草莓也是按斤称量后出售”草莓园种植户向调研团队介绍道。据了解,该草莓园种植规模适中,亩产约 2000-3000 斤,凭借美团平台推广、朋友圈宣传及老顾客回流维持客源,暂未出现严重滞销问题。但在日常运营中,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温度过高易导致草莓口感下滑,采摘过程中存在少量果实破坏与浪费现象,残次果多只能用于喂鸡或酿酒,价值未能充分挖掘。

深聊痛点:诉产销困境,盼稳定增收
谈及销售模式,种植户坦言,当前主要依赖线下采摘和第三方平台引流,虽美团抽成不高,但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支撑。“如果规模扩大,销路肯定是大问题。” 对于季节性种植带来的收入波动,种植户表示夏季会改种西瓜补充收入,但仍期待能实现全年稳定营收。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入驻农产品品质分流分层定价平台时,种植户给出了肯定答复:“这个想法很好,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稳定卖货。”
暖光映棚:笔落存真情,共绘振兴景
夕阳下,草莓棚的塑料膜泛着暖光,队员的采访笔记上,最后一页写着:“我们来采访农户,却被农户的真诚打动;我们想帮他们解决难题,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最朴素的希望。这场田间的双向奔赴,才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