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日照茶染:借茶之魂,染尽河山春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王箭 闫敬帆 张鳕 李富剑 王志朋 安玉青 王瞳瑶 郭雨萱 张锦恒 王银珍 阚宝舜 曹玉林 周晓琳 阅读:1841 复制标题和网址

6月30日清晨,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12名队员踏着晨露,走进日照市东港区一处隐匿在竹林间的 “无失山房”。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茶叶与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 —— 这里正是鲁东南地区少见的茶染非遗手工坊。

坊主朱春莲是茶染技艺的第三代传人,她指着墙上悬挂的靛蓝色茶染布卷介绍:“茶染的妙处在于‘天工’,每片茶叶的发酵程度、水温的细微差异,都会让布料呈现独一无二的纹理。” 队员们围在青石灶台旁,看着朱老师将晒干的日照绿茶投入沸水,茶汤渐渐从浅黄转为琥珀色。“染色前要先‘浆布’,用米汤浸泡棉布能让色素更易附着。” 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笨拙地用棉线将布料捆扎出星点、条纹等图案,再浸入滚烫的茶汤中。

等待布料上色的间隙,朱春莲讲述了茶染的兴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姑娘出嫁都要备一套茶染被褥,后来被化学染料取代,这门手艺差点断了代。” 实践团此前的问卷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知道 “茶染” 这个词,却少有人能说清其工艺原理。队员王雨桐在实践日志中写道:“当指尖触碰到带着茶香的粗布,才真正理解什么是‘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智慧’。”

两个小时后,解开棉线的瞬间,队员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本素净的棉布上,晕染开深浅不一的茶褐色花纹,像秋日山林的剪影。朱春莲笑着说:“这就是茶染的脾气,你永远猜不到最终的模样。”

离开时,队员们带走的不仅是亲手制作的茶染方巾,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校园展览、短视频科普等方式,让更多人看见茶染的美。毕竟,非遗的传承,从来都需要年轻一代伸出触摸的手。

#青衿染忆实践团 #日照茶染 #非遗活态传承

相关内容

流淌在时光里的温暖记忆

茶染的颜色会随时间沉淀,就像那些与它相关的故事,在岁月里酿成醇厚的记忆。在日照的校园与街巷间,许多人都珍藏着一块带着特殊意义的茶染布,那是时光留下的温暖印记。退...

茶染日常里的温情符号

茶染的痕迹,像细密的针脚,缝缀在平凡生活的肌理中,成为承载情感的独特符号。大学城书店的陈老板,总在收银台摆着块茶染桌布。那是去年茶染体验日,常来买书的几个大学生...

茶染成品里的匠心凝结

“无失山房”的展示架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茶染成品。阳光透过窗棂,在一件件作品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让茶褐色的布料更显温润...

茶染传承的青春接力

曲阜师范大学“青衿染忆”实践团推动的“生态茶染进校园”课程,在日照市中小学掀起了一阵传统文化热潮。每周三下午,实验二小的美术教室总会飘出淡淡茶香,这是实践团成员...

沉淀实践成果,规划茶染传承新路径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在社区和乡村推广生态茶染的活动结束后,并未如潮水般退去,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持续生长的种子,催生出更多鲜活的故事。在日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