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战争交响曲》中的艺术通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萌 阅读:142 复制标题和网址

在中国后现代诗歌创作中,两岸诗人基于后现代哲学质疑一切的特质,表现出反传统、反常规的特点。在文字上,力求作颠覆性的涂抹与创新,让诗歌创作突破传统藩篱,大有一种文字游戏的倾向。陈黎的《战争交响曲》对汉字的巧妙排列组装,形成艺术通感,让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言浅意深的韵味基础上,呈现出音乐性、图像性,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张力。

全诗的创作形式是先锋的——由“兵”、“乒”、“乓”、“丘”四字构成。第一节由每行由24个“兵”字构成,象征行军列阵的士兵奔赴战场,他们浩浩汤汤、整装待发、气势昂扬。第二节诗从第一行开始出现“乒”、“乓”二字,“兵”迅速消失。每行字数减少,到末尾只是孤零零的两个“乒”、“乓”,溃不成军。“乒”、“乓”,看作是“兵”的残损状态,象征伤兵残队。在战争中,士兵以极快的速度受伤、残疾乃至死亡。第三节诗中,每行是24个“丘”字。它形如墓碑,在古义中,也义作坟墓。由简简单单的四字构成的三节诗歌,大有古体诗中“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韵味,直指战争的残酷与悲凉。而全诗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文字符号的通感修辞的运用不可或缺。

钱钟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诗人自身感觉与感觉之间的相互替换、感觉转移,在文学创作被称为“通感”。在诗歌创作中“通感”的运用,能让诗歌达到艾略特所说的“一种本质是诗而不徒具诗貌的诗”、“看之不见诗,而见着诗欲呈现的东西”的境界。

文本紧密地与绘画相通。在诗歌中,诗人所用排列组合的字在大小、粗细上均有差异。它们正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士兵。排列齐整,对比鲜明。显然,作者正是在运用文字符号作一幅特殊的画。相较于朗读,文本更适用于浏览。通过文字符号特征的剪裁,将战争对人的戕害,以一种比诗歌具象、比绘画简洁的方式,直白地展现出来。

诗人在文字运用中,不仅是在形象上模仿,还在声音上有所雕琢,让诗歌与音乐息息相关,让诗歌成一曲交响。“兵”是开战鼓舞士气的战栗,“乒”、“乓”正是兵器敲击的声音,而“丘”正如在一片荒原里穿梭的萧瑟风声。由昂扬上升至高潮,继而走入低谷,这是一曲雄壮悲凉的挽歌。

通过艺术通感,赋予了诗歌音乐美与绘画美,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张芬龄所言,“《战争交响曲》成功地结合了影像、声音以及中国文字的特质, 是对战争沉默的批判, 是对受难者悲悯的挽歌, 也是对中国文字的致敬”。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