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研之想象力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郭振帅 阅读:144 复制标题和网址

文章书名为社会学的想象力,作者米尔斯在书中始终让我们反思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学家应如何想象?又在后文给出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社会学研究不可脱离历史维度和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的三个方法。

其一,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正如布迪厄所言:“最个人的困难和最主观的紧张和矛盾,反映了社会最深层的结构问题及其矛盾”。个人命运与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他们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当个人的遭遇不止一次地在历史上相似地上演时,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切口去思考“结构性”到底是什么了,也就是一个社会中各因素之间的持续的、有秩序的和模式化的关系。米尔斯发问,“我们是不是让术语和数据掩盖了事实本身?有没有忘了自己投身学术最初的感动?社会总体结构如何?它在人类历史上的位置如何?这个社会中的获利者是谁?”,我们不能迷失,需要保持时刻反思的敏锐,保持面向真实世界的谦卑,不要淡忘人间真味。

但同时,米尔斯也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P.F.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为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米尔斯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其二,社会学研究不可脱离历史维度,历史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重要的。如同土壤一般,似乎不重要,却又无比重要。从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和韦伯来看,社会学和历史学并无泾渭分明的边界,他们的研究既是横向的结构剖析,也是纵向的历史叙事。但随着行为主义和量化分析的崛起,历史学和社会学在20世纪初开始分家;历史学家对社会学家提炼一般化理论的尝试不屑一顾,社会学家则将历史学家视为提供史料的体力劳动者。米尔斯明确指出“社会科学本身就属于历史学科……所有名副其实的社会学都是‘历史社会学’”。社会发展自有其历史文化土壤,抛开历史,谈社会,有空中楼阁之感。

历史社会学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它将时序性置于核心地位,强调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异质性。所谓异质性,就是如果要理解当下的社会,需要从社会的历史演变出发,思考某历史节点前后社会变化中的因果联系。社会结构是历史事件的产物,具有想象力的社会学必然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社会科学。我们不能脱离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结构的形成,要从历史中寻找社会未来发展的答案,做到真正的历史穿透力。

其三,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费孝通曾言“我依然主张所有人类学者最重要的见识总是根植于自我的内省”。米尔斯并不主张大而无当的无病呻吟,而强调“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在分析权力精英、核武器这些时代的大问题时,研究者必须学会利用个人体验。“以小见大”比“空谈叙事”更吸引读者。研究的命题应该是对研究者有痛感,是研究者很在乎的问题。不能用冷漠的专业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的命题。研究者要有价值的摄入、道德的使命感和意识的介入,这也是一种社会担当,不能无病呻吟。

从现有的社会学研究来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分析,缺少研究者自身的经验,理论总是与实践脱节,这有学术圈的原因,也有现有制度限制以及社会细化专业化的因素。社会科学的研究一定是基于个人对于社会的先验经验,然后来观察总结,结合历史做出合理想象,但现在似乎非常排斥个人的主观先验。社会问题经过个人的投射,表现为各式各样的问题形态。如果脱离了共情和个人反思,具有社会学性质的各类学科都难以靠双腿行走。对于研究社会,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要做到价值无涉可能会比较难,很多东西是要涉及人的,社会由人组成,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研究的对象,包括研究者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价值无涉,确实也会让研究者失去灵感。

米尔斯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本书的核心问题“社会学家应如何想象”,在书中批判了一些社会学界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前景构想。回到想象力一词,它就是一种伸缩性和延展性,能够突破自己常处的位置、常有的思考思维,将视野扩展到其他地方、用其他思维进行思考。即明白社会中的种种事物是如何架构起来的,知道每一种视角是如何通过一些意义的符号组合起来看这些事物的。但又不仅仅是“结合”这么简单,要能够转换,能够探索不同视角彼此之间的关系,彼此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还要能够发现不同视角下的不同结论。最后将视角发挥作用的机制结合起来,保持客观,得到综合性的结论。

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期望把握世事进展,理解自身遭遇,并视之为人生与历史在社会中的相互交织的细小节点。历史的宏大与个体的渺小在此交汇,这里是社会,这里是人生百态,是无情历史长河中闪烁光芒的孤岛,是伟大者的征程,也是卑鄙者的终焉。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获得新的思维方式,经历价值的重估,通过冷静的反思和敏锐的感受,认识到社会科学的文化意义。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