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以语为桥连课堂 以行暖乡助振兴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 刘思雨 黄美丽 阅读:1330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七月的沧源勐董镇永和新村,晨露未晞。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的成员们,已将普通话化作知识与温暖的载体,在边疆村寨书写“推普助力振兴”的日常。7月19日,团队以课堂筑阵地、入户伸触角,让语言赋能与民生关怀交融共进。

推普课堂:知识与情怀在方言转译中生长

推普课堂打破“单一语言教学框架,将法治、安全、文化与实践拧成一股绳。普法环节里,“红色故事问答”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当被问及《国歌法》知识时,佤族孩子用普通话抢答的声音,在教室格外清亮;珍爱生命课上,防溺水动作演示让小手们踊跃模仿,毒品危害的案例讲解里,沉默的眼神藏着触动。

三生教育与体育游戏无缝衔接,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笑声中,运动知识随普通话自然流淌;最动人的是文化融创环节:双语共念“我爱中国”时,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交织的声浪里,家国情怀悄然生长;“以语助乡”课堂上,孩子们用普通话描述家乡竹楼、米干,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村寨风光,更是方言转译后的文化自信。几何图形课收尾时,画着国旗图案的作业纸上,方方正正的汉字与图形相映——知识与热爱,都借普通话扎了根。

调研走访:延伸触角,以行践诺厚植民生温度

清晨的入户行动,是推普工作向民生领域的自然延伸。团队推广“语博”APP搭建数字学习桥梁,助力村民突破时空壁垒提升语言能力;同步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方言与普通话的交织对话中,为村民送去生活物资与关怀。从文化赋能到民生关切,普通话不再是孤立的语言符号,而是连接城乡资源、传递情感温度的纽带,让推普工作真正嵌入乡村发展肌理。

当日实践中,推普团以课堂为核心阵地深耕文化传承,以调研为延伸触角厚植民生关怀,让普通话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这场边疆青春实践,既沉淀着知识传播的厚度,更彰显着青年担当的力度。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语为犁,深耕边疆沃土,让推普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持续绽放。

相关内容

推普收官日:从走边境到童趣舞——边境看碑记初心,新村观景感党恩

边境看碑记初心,新村观景感党恩界碑铸忠诚,春风暖国门。清晨,村长便带着我们踏上了边境线,一同前往166号界碑。抵达界碑处,村长告诉我们,这里是“唯一矗立着三块界碑的...

推普夏风入佤乡 玉溪师院学子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国门新村小分队奔赴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

行走边境线,青春悟担当 ——记“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三下乡实践

七月的阿佤山,小雾漫过山头,带着潮湿的暖意。我们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早起收拾好东西,跟随着永和新村村长,来到了边境线。脚下的路虽不算平坦,但每一步都让我们走得格外...

暑期三下乡:“推普”筑梦国门 童心唱响振兴

2025年7月20日,永和新村的推普教室里歌声飞扬,掌声雷动。“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国门新村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结业文艺汇演在此热烈举行,为五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玉师学子三下乡:国境线上悟担当 推普园中润童心

7月20日,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国门新村小分队,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永和新村,将“边疆精神体悟”与“推普赋能振兴”紧密结合,开展走...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