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园生活中,部分同学存在卫生习惯不佳、健康知识薄弱的问题,影响学习生活质量。为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筑牢身心健康防线,同时营造健康、整洁、和谐的校园氛围,10月19日,法学院于聊城大学西校区10号楼C520教室举办了"健康生活小课堂,卫生知识伴我行"活动,聊城大学法学院2024、2025级部分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图为活动组织者宣讲卫生健康知识
本次活动围绕校园常见卫生问题,通过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健康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活动伊始,组织者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与流程,强调了校园生活中部分同学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如个人物品整理不规范、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季节性疾病防护不足等,并指出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个人学习生活质量,也可能对周围同学造成不便。对此,活动通过分组讨论、知识抢答、案例视频观看等环节,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在趣味中加深对卫生健康知识的理解。
在“校园常见卫生问题及解决办法”分组讨论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宿舍卫生维护、个人清洁习惯、传染病预防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有同学指出,部分宿舍存在垃圾未及时清理、物品堆放杂乱等问题,建议通过制定值日表、开展宿舍评比等方式促进改善;也有同学针对“如何有效防范流感”展开讲解,强调勤洗手、多通风、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每组代表随后汇总意见进行分享,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的“知识抢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组织者准备了涵盖日常保健、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内容的题库,同学们积极抢答,答对者获得精美小礼品。这一环节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卫生常识的兴趣。
图为活动参与者参与互动环节
为鼓励同学们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健康承诺墙”,参与者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健康小目标”,如“每天运动半小时”“保持书桌整洁”等,粘贴上墙,以示践行健康生活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样的方式让健康管理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成为可触摸、可实行的日常。在案例视频观摩及观后感交流中,同学们结合校园真实事件,进一步认识到不良习惯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与集体影响,强化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活动最后,组织者对现场进行清理打扫,以实际行动践行活动倡导的卫生理念,并总结活动经验,为后续健康教育工作积累有效模式。
图为活动中的“健康承诺墙”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能够系统学习卫生健康知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与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分组讨论、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能让学习更具趣味性,加深知识记忆与应用。此外,本次活动能够促进同学间交流协作,增强集体凝聚力,助力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同学们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图为活动组织者与活动参与者交流活动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