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与文化传播纽带,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文明交融印记。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运河文化知识,理解运河的演变历程和运河文化影响,提升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10月19日,法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了"舟楫千里通南北,文化一脉传古今"活动,聊城大学法学院2024、2025级部分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图为活动组织者介绍运河文化发展脉络
活动伊始,组织者简要介绍了运河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与文化纽带的意义,指出其在促进南北交流、推动文明交融中的独特作用,并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运河文化的当代启示。在参观展厅环节,同学们跟随讲解,逐步了解运河的开凿背景、历史变迁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有同学在参观过程中,特别就“运河水利工程的特点与智慧”展开讲解,指出古代运河在水系连通、水位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引发大家对传统工程技术与现代水治理的对比思考。
图为活动参与者欣赏历代描述运河的文艺作品
图为活动参与者欣赏运河相关文物
随后的分组讨论环节中,各小组围绕运河文化的传承、运河沿线民俗特色、运河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有同学以“运河如何塑造沿岸城市风貌”为题,分析了运河对城市布局、商业形态与文化融合的影响;还有同学就“运河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转化”提出见解,强调可结合文旅融合、生态保护等方式,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生。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各小组代表汇总观点后进行分享,组织者也适时补充细节,深化了大家对运河文化的整体认知。
图为活动参与者互相交流感想与收获
活动最后,组织者对本次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运河不仅是一条水路,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传承文明与精神的纽带,鼓励同学们从运河文化中汲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与实践能力。活动结束后,现场进行了有序整理与清扫,活动照片与经验成果也将用于后续文化宣传与活动优化。
图为活动参与者体验数字文物互动屏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能够直观感受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与人文魅力,同时理解其对当代社会发展启示。本次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运河演变历程,深入接触运河民俗与特色文化,使聊城运河文化的抽象概念变为可感知的具体内容,同时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运河文化的认知水平。
图为部分活动参与者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