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漫步永宁州古城:探寻明代城池风貌与居民文化记忆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 阅读:1053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19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深入开展对永宁州古城、百寿岩刻和穿岩古道的保护现状调研,此次实践旨在为一座拥有6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现存明代城墙周长1460米)、一条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道及包含全国重点文物“百寿图”摩崖石刻(含101种字体寿字)的文化遗产,探索“保护 - 传承 - 活化”新模式,推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永宁州古城。这座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的古城,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较为完整地保存着城墙及四座门楼,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之一。城墙上的方形料石虽已斑驳,但仍坚固如初,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恢宏气魄。城门分别命名为“东兴”“镇宁”“安定”“迎恩”,每一座城门都蕴含着古人对城市安定与繁荣的期许。

古城内,曲折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实践团队成员漫步其中,仔细观察建筑的构造与装饰细节,仍能感觉出岁月斑驳对于古建筑造成的痕迹,其中,在古城墙的亭子上,实践团成员清晰地看出结构问题造成古楼砖瓦脱落的危害,砖混结构不够厚实,抗压较弱,材料质量较差、基地不稳、房梁结构问题等等也缩减了古建筑的寿命,为此,希望通过专业知识,向乡政府在古城修缮的计划中提出意见,用专业知识践行传承之责。

此次永福县之行,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永宁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现状,为后续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永福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相关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三下乡丨“碧砖朱颜・砼心共筑” 实践团探秘百寿镇:解码三处国保单位的千年文明印记

7月18日至19日,桂林理工大学“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对永宁州古城墙、百寿岩石刻及穿岩古道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龙溪绽放新光芒

实践队来到龙溪村村委会,与村支书及几位村干部展开座谈。会议室的墙上挂着龙溪村的地图,标注着3处重点古建筑遗址——周氏宗祠、明清古驿道、百年水车坊。“村里的古建筑大...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加强崇山古民居修复

在崇山古民居的部分修复的墙体上,明显可以看到材料乱用的情况。一面墙上竟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建筑材料,有青砖、红砖、水泥等。这些材料的颜色、质地差异较大,与周围的原...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与刘书记共话保护发展前景

7月19日傍晚,广西桂林永福县穿岩古道的夕阳穿过岩壁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光影。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与前来调研的永福县委刘书记在此偶遇...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深探穿岩古道,共话保护华章

实践团来到了穿岩古道,据《永福县志》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经营西南,朝廷开凿了东起桂州(今桂林)、西抵昆明的三千里驿道,至此,这条千年古驿道上承载...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