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由维权协会与3i协会共同组织的“擎法律大旗,护少年成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赴长沙县小蜗牛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为期十余天的行程中,全体成员步调一致、行动有序,充分展现了我院师生团结协作、务实笃行的精神风貌。
长沙县仁和苑“小蜗牛”困境儿童爱心基地,是一个专门帮扶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特殊社区。每年,这里都有数百个家庭暂居于此,陪伴孩子进行康复治疗。他们原本与我们一样,拥有平凡而温暖的家庭,却因孩子患病而陷入困境。高昂的医疗费用几乎掏尽了每个家庭的积蓄,经济的重压往往还伴随着亲情的离散与家庭的破碎。更令人心痛的是,不少家庭中除了脑瘫患儿,还有因意外或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仿佛“麻绳专挑细处断”,生活的风雪一次次降临在这些本就艰难的前行路上。“小蜗牛”基地的存在,正是为了托起这些家庭最后的希望,助他们在阴霾中看见阳光。
活动当天,我们带着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前往基地,探望正在那里接受康复训练的“小蜗牛”们。炎炎烈日,远不及我们心中的热忱。大家协助家长将物资逐户分发,并将清甜的西瓜送到每一个家庭。家长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和一句句真诚的“谢谢”,成为那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随后,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闲暇时手工制作的义卖品,并耐心教我们制作手工玫瑰花。在一双双巧手的引导下,我们也慢慢学会了绕瓣、缠叶、塑形……当一朵朵玫瑰在自己手中“绽放”,那一刻的喜悦与成就感难以言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我们借此呼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小蜗牛”群体,用善意与行动与他们同行,以爱筑城,助力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争做新时代的公益同行者。
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一个群体,唯有坚定信念,才能明确方向、行稳致远。正如航船需靠航标指引,模糊的目标容易让人迷失,而清晰的信念则是推动我们破浪前行的核心力量。作为学生干部,更应树立服务同学、服务集体、服务学院的坚定信念,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在实践中锤炼初心、践行使命。
日复一日的亲身体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小蜗牛”家庭背后的艰辛与不屈。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突破、勇于胜利的精神,不仅是对困境最有力的回击,也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注入了不被困难桎梏的勇气。这样的精神,同样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干部在工作与成长中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