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始终坚信能源科普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近日,我与志愿者团队走进全市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石油的奇妙之旅"科普宣讲活动,为孩子们揭开石油的神秘面纱。
"大家知道吗?你们书包里的文具、穿的衣服、甚至坐的汽车,都和石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验小学的课堂上,我以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开始了讲解。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纷纷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的发现。
我们通过精心准备的动画视频,展示了石油是如何在亿万年前形成的: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沉积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在高温高压下逐渐转化为黑色的"工业血液"。五年级的王同学惊叹道:"原来石油的形成需要这么长时间,我们要更加珍惜能源!"
为了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我们设计了趣味实验环节。志愿者演示了石油蒸馏分离过程,当孩子们看到原油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汽油、柴油等产品时,纷纷发出惊叹声。"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说。
在互动环节,我们设置了"石油知多少"问答游戏。孩子们争相回答石油的用途、如何节约能源等问题。"原来石油不仅能做燃料,还能做塑料、化妆品甚至药品!"一位女生在得知口红中也含有石油衍生成分后惊讶地说。
此次系列活动覆盖全市12所中小学,超过2000名学生参与。许多老师反馈,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光明小学的李老师表示:"专业大学生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作为石油工程学子,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更有责任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下一代能源意识。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我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能源事业的决心。
这次科普之旅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石油世界的大门,也让我们志愿者收获了奉献的快乐。我们计划将这项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开发更多有趣的科普课程,让能源知识的种子在更多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