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学子三下乡 “测量古村落,绘制家乡图” 系列篇 3
历经前期调研选址与方案研讨,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5 延陵匠作传统村落工作营” 团队已完成《烽火送药 —— 杨桥突围》实景沉浸式剧本杀项目的核心设计,正式进入成果打磨与落地筹备阶段,以青春力量为杨桥古村活化注入新动能。
团队以 “让历史可感、文化可玩” 为目标,将前期无人机拍摄获取的杨桥古村空间数据与实地测绘信息相结合,对南杨桥、洪家大院、牧斋院等 6 处核心故事节点进行数字建模。建模过程中,成员们反复比对建筑细节,小到朱家驹宅院的天井明堂布局,大到杨桥戏楼的木质架构比例,均严格遵循历史原貌,确保虚拟场景与实体建筑高度契合,为玩家打造 “一步一景皆历史” 的沉浸体验。
在剧本深化环节,团队补充新四军地下交通站的鲜活史实,将 “捻纸技艺传递密信”“关圣阁接头暗号” 等非遗元素与红色故事深度融合,让玩家在解谜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团队完成项目宣传视频剪辑与故事流线 PPT 优化,视频中不仅呈现古村风貌与剧本亮点,更收录了成员调研心路历程,旨在通过年轻视角吸引更多人关注古村保护。

此次杨桥古镇实践,是从发现问题到落地解决方案的完整探索。实地调研时,古镇空心化的冷清与历史建筑的厚重形成强烈反差,让我深知文化活化的紧迫性。在反复打磨《烽火送药 —— 杨桥突围》剧本、进行数字建模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将红色故事与非遗技艺融入沉浸式体验,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 从分工建模到共同剪辑视频,每一步都需精准配合。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文化传承不是简单复刻,而是要用年轻群体喜爱的方式,让历史在当下 “活” 起来,也为古镇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文稿:赵宪勇
摄影: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