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苏州工学院“安工研学,固基筑防”暑期科技创新研学团深入苏州望亭镇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开展“三下乡”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本团队由12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组成,聚焦于学生的专业认知及专业素养问题,在体验式学习中巩固安全理论,感知安全文化,在实操中提升专业素养,树立职业价值观。

团队成员由国家安全观切入,体验安全生产体感培训,真实感受安全生产的事故案例,掌握预防和应对机械伤害的基本技能。结合《化工设备与机械安全》的书本知识,团队成员还从本质安全、技术保户、人机交互等方面对设备隐患部件的防护措施展开激烈讨论。

“工作是跑现场,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但安全是要调查、分析、处理事故的,要是没有理论支撑,实践再多,也是低效率的,出的报告也是质量低下”培训员语重心长地强调着,“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培训结束后,团队在培训中心阅览室选取多本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相关书籍进行研读,围绕“固基筑防”主题就“专业学生如何提升专业素养”、“如何提高安全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如何传播安全文化”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并截取书本文章内容进行笔记记录。

返校后,本团队成员结合实践所见所学,各展所长、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制作出安全宣讲PPT共三份。随后,团队成员对我校学生学进行了安全主题宣讲,为同学们分享了实践精华。
从安全生产法深入,由安全法律法规到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成员们向同学们诉说安全工程的魅力,其实它从来不在课本的铅字里,而在与现实风险的博弈中。成员们为同学们展现了不同安全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种类,为大家阐释“安全生产月”精神,展示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同学们认真倾听,用笔记本仔细记录书本学不到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文化,并分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感悟。标志着此次社会取得实践圆满成功。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认知之旅,更是一次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深度探索,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安全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用行动砌成的围墙。公共安全直接关系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全人才是维护这一领域的“一线力量”。此刻,安全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只有将理论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把安全知识、安全文化传递给身边人,安全基石才能真正筑牢。(文字作者:张英卓;图片作者:谢昊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