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和她的的时代》梳理了武则天退位一直到太平公主去世后的时局大事件,着重分析了四位杰出的女政治家——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这四位女性所处的时代被蒙曼老师称为“红妆时代”。
一千三百多年前,宫廷深处,被武则天的成功激起斗志的女性政治力量,从来没有哪个时期,有如此多的女性投身于激烈的、复杂的政治角逐。一个女性权利与男性权利比肩的伟大时代,竟然是阻碍李唐王朝向前发展的障碍。
神龙政变、“诛杀二张,还政李唐”、太平公主盛极一时、“唐隆政变,姑侄联手”,直至韦后,安乐公主身首异处,“一日万机,两朝专美”的上官婉儿也倒在了血泊中。至此,唐中宗时期的三个重量级政坛女性全部死于非命。
而本书的主人公太平公主,死于最后一场先天政变。作为妻子,做了二十多年的参政皇后,作为母亲,当了五年的摄政皇太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百姓,武则天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卓越的政治才能,用人有法,惠民有方,大家可以容忍武则天登基称帝。然而,叱诧风云二十年的太平公主,治国治世之能从未展现,一直在争夺权力的路上,所有才华都用在了争权上。而不像母亲从皇后到皇帝的身份上,有积淀,有能实施治国的平台。最后,太平公主死在了李隆基发动的先天政变中。随着最后一位政坛女性的陨落,男权政治回归,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
在父权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红妆时代”宛如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流星,稍纵即逝。客观上来说,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性政客的活跃确实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为许多有才华的女性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但实际上,封建社会中的女性政治,其底层逻辑仍是父权主义的那一套。太平、韦后掌权时展现出的与其他封建统治者们别无二致的专制、暴虐也充分说明了其实她们也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性别。这是与女性主义反封建、反压迫的精神背道而驰的。但是,这一段“红妆时代”未尝不是对女性主义无意识的、可贵的尝试。直到今天,也值得现代女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