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湖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余君作为“政青春,惠社区”志愿活动的参与者,深入湖大社区,通过党员档案整理、环境整治等实践,亲身感受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党员管理精细化:制度筑牢基层根基
在社区党员档案室,余君的任务是协助整理党员信息表、分类归档学习记录。她发现,每一份档案都标注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详细情况,从理论学习到志愿服务,数据清晰可查。“这种规范化管理让我震撼。”余君在心得中写道,“党员信息的严谨记录不仅是纪律性的体现,更为党组织开展教育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梳理档案,她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的先进性源于制度化的细节把控。“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正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
党员先锋带动:服务中的“红色纽带”
活动中,余君跟随社区党员参与环境整治行动。清理绿化带垃圾时,她注意到一位老党员即便腿脚不便,仍坚持弯腰捡拾烟头。“他们的行动比任何口号都有说服力。”她感慨道。在关爱独居老人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送餐、陪聊的身影,更让她体会到“红色纽带”的力量。“一位奶奶拉着党员的手说‘你们就是我的家人’,这种信任是党建引领最真实的成果。”
从理论到实践: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通过实践,余君对党建引领的理解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她提到,社区通过党员积分制、志愿服务认领等创新机制,将党的政策转化为居民看得见的服务。“比如‘红色议事厅’定期收集居民诉求,党员牵头推动解决楼道照明改造,这就是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她在心得中反思,“基层治理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要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
双向赋能:青春与党建的同频共振
活动期间,余君还参与了社区党建文化墙的设计,将党员事迹以图文形式展示。“当我将一位老党员的抗洪故事贴上墙时,突然明白,党建不仅是管理,更是精神的传递。”社区工作人员评价道:“青年志愿者的视角为党建注入了新活力,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我们将工作梳理得更系统。”而对余君而言,这次经历让她重新审视公共管理的意义:“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党员与群众的每一次互动中。”
未来展望: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活动尾声,余君站在贴满党员服务照片的文化墙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作为青年,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社区负责人表示,“政青春,惠社区”项目将持续深化“党建+青春”模式,吸引更多学子深入基层,以专业与热情助力社区治理创新,让党建引领的旗帜在青春实践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