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眉眼权臣心计,心怀天下大海。
根据记载,汪直掌管西厂不过十六七岁。成化十三年,西厂成立,汪直在任时,对内,秉公执法,明辨忠奸。文官楷模、三杨之一的杨荣,其孙子杨泰和曾孙杨晔,残害百姓、滥杀无辜,却因官官相护始终没有被法办,是汪直上任后下令将其缉捕归案,最终被斩首,同时那些被行贿的官员也被贬官或流放。还有不计前嫌举荐杨继宗,威宁海之战让孙博做记功官,都能看出汪直的正直宽广。健全武举制度,从此大明武将大批量的从武举中产生,这也是汪直的奏请。
对外,他诛女真,抵蒙古。成化十五年,汪直作为监军,与陈钺、朱永出兵讨伐海西女真,明军大获全胜;成化十六年,汪直与朱永、王越率领兵马出塞外,汪直得报蒙古王庭在威宁海,于是安排朱永领兵正面诱敌,自己和王越率精兵两万直抵威宁海,趁着雪夜突袭蒙古大营,此役是自明成祖朱棣后对蒙古绝无仅有的大胜,蒙古首领满都海也在战役中受重伤而死。此时汪直也不过二十出头,这也能看出汪直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成化十八年,西厂解散;成化十九年,遭到文官集团的弹劾,被宪宗调任为南京御马监太监,之后又降为奉御,从此远离权力中心。史书上汪直被贬南京后,几乎从此湮没无闻。历史记载孝宗继位后曾想把汪直召回京城,却引来群臣激烈反对。据说他有两名养子,都做了锦衣卫并为他守墓,但他到底何时去世,已经不得而知。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汪直的晚年生活如何,但《明史》写道:“然直竟良死”。然而汪直最终善终,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愤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文官集团对汪直的态度。汪直在政治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和强硬态度,不仅引起内外阶层的反感,也导致了明朝文官集团的不满。对于汪直,文官集团力主驳斥,并对汪直进行了长期的围攻和弹劾。“竟良死”可见文官集团是有多么不甘心。
真正历史上的汪直为人正直,心胸宽广,深谋远虑,心系社稷。“效宪宗犬马,虐女真铁骑”,二十岁睥睨天下。如果汪直不是太监,他应该会被赞颂为像霍去病那样的少年英雄吧。《东厂观察笔记》中的杨婉,陪伴邓瑛走完他的一生,为他正名。我也很想到成化十三年去看看西厂是否真如史书记载的横行霸道,想去亲眼看看汪直的少年意气风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真地、深入地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公正客观地评判他们,保护他们的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