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笔墨传薪火--长安大学实践队在吕梁乡村课堂播撒文化微光

来源:长安大学 王思懿 杨佳阳 阅读:3478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25日傍晚,山西吕梁前青塘学校的教室里墨香氤氲,长安大学赴当地支教队实践队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浸润传统文化的毛笔书法体验课。在夏夜的灯光下,乡村学子们执笔蘸墨,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韵味与传承的力量。

支教队成员讲解书法基础及握笔姿势 (杨佳阳摄)

课程伊始,队员以“生活中的书法”为切入点,展示春联、匾额等实物图片,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大家发现书法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的文化印记。随后,队员逐一介绍毛笔“尖齐圆健”的特点、宣纸的吸墨特性与墨汁的使用技巧,重点示范“指实掌虚”的握笔姿势。队员俯身巡回,轻轻调整同学们的手指间距与手腕角度,手把手纠正僵硬的姿势,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规范的基础动作。

队员指导孩子们握笔并且演示中锋运笔(周泠佚摄)

核心教学环节中,队员聚焦中锋用笔技法,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运笔轨迹:笔尖轻触纸面形成纤细线条的是一分笔,笔锋半开写出匀称笔画的是二分笔,笔锋全开呈现浑厚效果的是三分笔。同学们提笔练习时,队员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运笔状态,对角度偏差的同学用红笔划出正确方向,对力度不当的则轻扶手腕示范发力技巧,帮助大家体会笔尖在纸上游走的细腻变化。

孩子们认真练习学习书法(杨佳阳摄)

当同学们渐入佳境,队员又演示藏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运笔规律,边示范边讲解其中蕴含的“蓄力”智慧。练习间隙,队员穿插讲述“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统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课程尾声,队员带领大家练习例字“車”,在投影上放大字形结构,标注横画间距与竖画挺直的要点,对笔画倾斜的同学及时用辅助线引导,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对称美感。

下课铃响时,每张练习纸上都留下了或稚嫩或工整的字迹。这堂书法课通过细致示范与精准指导,让乡村学子在笔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而队员们的耐心引导,也让文化传承的微光在乡村课堂里静静流淌。

相关内容

“音符播种心田,红歌激荡青春”——长安大学学子创新教学让红色旋律扎根课

炎炎夏日,三晋大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重历史回响中,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实践团队,将澎湃的青春热忱化作跃动的音符,...

石上绘梦,创意飞扬——长安大学支教团队引领青塘儿童探索艺术之美

7月26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开展了最后一节美育课程——“创意石头画”。本次活动以石头画艺术为载体,带领乡...

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爱我中华,强我国家主题教育

7月18日下午,伴着上课铃声,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前青塘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教育课程。实践队员贺文卓用中国近代史一段悲壮而...

前青塘村的振兴脉动:大学生深入走访,粽香里的乡愁与希望

7月12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支教队走出课堂,深入山西省吕梁市前青塘村的街巷农舍与产业一线,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乡村振兴走访调研活动...

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启程支教 七彩课程润泽青塘学子

承载着青春热忱与教育关怀,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赴山西吕梁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顺利抵达目的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正式拉开为期14天暑期...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