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教育活动在新城学校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法育未来,逐光前行”为主题,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维权协会与新城学校联合开展,旨在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沉浸式法治学习体验,进一步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彰显了法治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践的重要意义。
活动自五月启动以来,历经周密筹备与多次排练,最终于五月三十日正式汇演。从案例筛选、剧本修订,到角色分配、现场排练,维权协会的理事团队展现出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的法律素养。他们不仅提前与校方反复沟通流程细节,还针对不同角色进行专项辅导,力求让每一位参与学生深入理解司法程序的严谨性与法律精神的实质。在近一个月的准备期内,每周四下午都有协会成员前往学校指导学生排练,通过持续互动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模拟法庭突破了传统普法教育的单向输出模式,采取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抵达现场进行布置,并组织参与同学熟悉流程。在案例演绎环节,学生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等角色,在模拟庭审中体会法律条款的实际运用与感受司法程序的庄严氛围。许多学生表示,通过亲身参与,他们不仅了解了法庭的组成和职能,还学会了如何搜集证据、如何进行法庭辩论,这些都是在普通课堂中难以获得的体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成员采取“一对一”指导方式,协助同学们深入剖析人物心理、理解法律逻辑,并在每场排练后开展集中点评与复盘,不断优化表现、巩固知识。这种注重实战与反馈的机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在最后的表演环节,同学们沉着自信、表达流畅,成功呈现了一场规范而精彩的模拟庭审,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模拟法庭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司法程序、增强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法律思维和权利意识。不少参与同学表示,通过亲身演绎法律案例,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的条文,而是关乎日常生活、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一位参与扮演“辩护人”的高中生说:“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法律工作的挑战与魅力,我也开始思考将来是否要学习法律专业。”
此外,本次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学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结,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尽管组织方面临初期熟悉度不足、宣传覆盖有限等挑战,但整体活动效果显著,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活动结束后,宣传团队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未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维权协会将继续优化活动设计,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了解、参与模拟法庭,使其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持续为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提升注入新动力。通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法治的种子正在更多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