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红韵浸润悟传承 精神火种代代传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刘宇 阅读:10351 复制标题和网址

科左后旗研学团先后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与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在历史实物与精神叙事中,感悟“立德树人”的初心与“奉献精神”的传承。 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内,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入口处的“建校初心墙”上,泛黄的纸张记录着1952年建校时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基建人才,让百废待兴的祖国站起来、强起来。”讲解员指着一份1956年的校报说:“当时的学生毕业后,主动申请到东北、西北的建设一线,哪里艰苦就往哪里去。”展柜里,锈迹斑斑的绘图板、磨得发亮的计算尺,见证着一代代学子“用图纸丈量祖国大地”的历程;另一侧的“学科成就区”,从早期的土木工程到如今的绿色建筑、智慧建造,一座座奖杯、一项项专利,诉说着“与时俱进、为国铸器”的发展脉络。

 移步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150余件实物展品带来更直接的心灵冲击。玻璃柜里,一件补了又补的旧军装格外醒目,袖口、肘部打着不同颜色的补丁,领口处还绣着模糊的“雷锋”二字。“这是雷锋同志在鞍钢工作时穿过的军装,他常说‘衣服破了可以补,思想不能破’。”讲解员的话让同学们驻足良久。旁边的展柜里,一本泛黄的“助人事迹本”记录着点滴善举:“3月5日,帮张大妈挑水;3月8日,给部队战友缝补衣服……”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满是热忱。互动体验区里,同学们戴上耳机,听着雷锋同志的原声录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包佳敏同学听完红了眼眶:“以前觉得雷锋是‘传说’,现在才知道,他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的普通人。”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石碑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份“奉献的火种”带回草原,从帮同学讲题、为家人分担家务做起,让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光。 

相关内容

活力青岛展新貌 强国梦想照现实

科左后旗研学团走进五四广场与奥帆中心,在现代城市的活力中,感受红色记忆的延续与强国梦想的生动实践。五四广场上,高达30米的“五月的风”雕塑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这座以...

历史烽烟铸担当 爱国情怀入心田

“这上面的每一个签名,都藏着一颗爱国的心。”科左后旗研学团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内,望着“收回青岛”请愿书复印件上密密麻麻的签名,久久沉默。这座博物馆建在一战时期...

建筑无言述沧桑 历史深处悟自强

科左后旗研学团走进总督府旧址与八大关,在建筑的“肌理”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风格的碰撞中感悟城市的记忆。总督府旧址内,华丽与沉重交织成独特的历史氛围。推开厚重的木...

红韵浸润悟传承 精神火种代代传

科左后旗研学团先后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与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在历史实物与精神叙事中,感悟“立德树人”的初心与“奉献精神”的传承。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内,时光仿佛...

山海赴约启新程 学府初遇植初心

“青岛的风是咸的,就像我们对世界的期待是满的!”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组织的12名师生带着行囊与憧憬,踏上了跨越千里的研学旅程。这是实践队践行去年“带草原孩子看世...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