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支教最后一课:让科学的星火继续闪耀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吴甜甜 阅读:2830 复制标题和网址

□吴甜甜(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5班)

今天在陶港镇中心小学的四年级教室里,当我说出“这是我们最后一节科普课”时,孩子们眼中闪过的不舍,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我心里,漾开圈圈涟漪。这节课我们聊二氧化碳的应用,开场时我问他们:“还记得‘海底火山’实验吗?泡腾片、食用油、色素和水,那些冒个不停的泡泡是什么呀?”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喊着“是气泡!”“是二氧化碳!”——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我忽然想起二十多天前第一次站在这个讲台时的自己。

那时的我,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佯装自己是个成熟而严肃的大人,但是紧紧捏住粉笔的手指却暴露了我的紧张。而今天,我从容地带着他们做了三个实验:彩色气泡在食用油里咕噜翻滚时,他们发出整齐的惊叹;气球被二氧化碳“吹”得鼓鼓囊囊时,有人着急地问“会不会炸呀”;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让蜡烛火苗“噗”地熄灭时,教室里瞬间安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讨论。这些瞬间,和过去11节科普课里的无数个瞬间重叠——我们一起用两本书感受过摩擦力的“神奇”,看着装满水的塑料杯被表面张力撑的鼓了起来,在水杯里插吸管观察光的折射……每一次实验成功的欢呼,每一个皱着眉思考的表情,都成了我心底最珍贵的收藏。

放原理视频时,我靠在讲台边,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脸。想起我上课时的点点滴滴,从一开始模仿学长的讲课节奏,到后来能笑着接住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从害怕课堂冷场,到享受和他们一起探索的雀跃——这个夏天,我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更被他们的热情推着,从那个“向往讲台又害怕讲台”的小孩,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小老师”。

25天,11节课,从陌生到熟悉,从紧张到从容。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一群孩子围着我,叽叽喳喳问“今天做什么实验”,但我更愿意相信,当他们未来在课本上读到“二氧化碳”“摩擦力”“折射”时,会突然想起这个暑假,这个夏天:在陶港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有位老师和他们一起,用最简单的材料,触摸过科学的边角。

那些眼里的光,那些课堂上的笑,那些对未知的好奇,都是我们彼此生命里不会褪色的印记。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把自己的一小段时光,悄悄种进了他们的成长里。而他们给我的,是站在讲台上的底气,是对“老师”这两个字最真切的理解。而科学的星火,早已在他们心里点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燎原成更亮的光。这就够了。

相关内容

支教的最后一天

□饶睿婕(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4班)今天是来到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陶港中心小学的最后一天,心情格外复杂,有不舍,有眷恋,也有一丝欣慰。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授课,...

支教最后一课:让科学的星火继续闪耀

□吴甜甜(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5班)今天在陶港镇中心小学的四年级教室里,当我说出“这是我们最后一节科普课”时,孩子们眼中闪过的不舍,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我心里,漾开...

支教初体验:一堂《观潮》里的共鸣与向往

□饶睿婕(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4班)晨光漫进教室时,我正坐在后排旁听数学课。孩子们低头演算的身影连成一片,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藏着对知识最朴素的认真。当老师...

非牛顿流体的奥秘

□李欣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5班)清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教室。我拎着实验材料走上讲台,底下立刻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都盯着桌上的淀粉、水和色素。我把淀粉倒进容器,...

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回响

□肖可真(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402班)转眼间,支教的最后一周已经到来。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孩子们的笑脸,总觉得昨天才刚拖着行李箱来到这里——那时连记清三十多个名字都要...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