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杭州“鲜e达”项目团队走进钱塘区河庄街道向公村的明月草莓园,开展了一场围绕城市近郊农产品产销难题的实地调研。他们与种植户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在种植与销售环节中的真实需求,为即将上线的城乡社群团购平台积累一手素材,探索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衔接新路径。

初访莓园:倾听需求,调研启程
为全面了解明月草莓园的发展现状,“鲜e达”实践队在村民的带领下,沿着田埂步入草莓种植区。眼前是大片鲜绿植株,绿叶间点缀着颗颗红果,生机盎然,与周围农田相映成趣。据介绍,这片草莓园已有数十年种植历史,坚持生态种植方式,依托平原沃土、自然雨露和充足阳光,孕育出品质优良的草莓,也为未来开发特色农产品和农旅融合项目埋下伏笔。
“来采摘的多是年轻女孩。”“我们这里免门票,采摘的草莓按斤称重计价。”种植户向团队介绍道。草莓园规模适中,亩产约2000–3000斤,目前主要依靠美团推广、朋友圈宣传和老顾客维持客流,暂未出现严重滞销。但日常经营中仍存在不少挑战:高温天气易影响草莓口感,采摘过程中存在果实损耗,次果多数只能用于喂鸡或酿酒,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聚焦痛点:销路不稳,期盼增收
谈到销售方式,种植户坦言目前以线下采摘和第三方平台引流为主,尽管美团抽成不高,但稳定销售渠道仍显不足。“如果扩大种植规模,销路肯定是个大问题。”面对季节性收入波动,种植户会在夏季改种西瓜以弥补收入缺口,但仍希望能实现全年稳定营收。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加入农产品分级定价平台时,种植户积极响应:“这个想法很好,能帮我们实现持续稳定的销售。”

暖光映照:笔尖记录温情,携手展望未来
夕阳为草莓棚镀上一层暖色,队员的采访笔记最后一页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本是来采访农户,却被他们的真诚深深打动;我们意图助其解困,却在他们的坚守中看见朴素的希望。这场发生在田埂边的双向奔赴,正是乡村振兴故事中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