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在“无用”之事里,安放自由灵魂

来源:东北石油大学 张子怡 阅读:10360 复制标题和网址

大学的评价体系往往是线性的:绩点、奖学金、实习证明、获奖证书……我们被裹挟其中,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模板。然而,在我的大学生活里,有一片“自留地”,专门用来做些“无用”之事——它们不纳入学分,不为简历添彩,却真正滋养了我自由的灵魂。

这片自留地,有时是图书馆角落那排无人问津的诗歌集。在某个疲惫的午后,我会避开专业书籍区,信步走到这里,随手抽出一本泛黄的诗集,席地而坐,沉浸在完全不同于公式定理的语言世界里。读诗有什么用?它不能帮我通过考试,但它能让我感受到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浓缩,让疲惫的神经在节奏和意象中得到舒缓。

这片自留地,有时是晴朗夜晚的操场。我不为刷跑步里程,只是单纯地躺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城市的夜空看不到几颗星,但那种浩瀚感依然能瞬间击穿日常的琐碎。我会胡思乱想,关于宇宙,关于人生,关于一些毫无答案的宏大问题。看星星有什么用?它毫无功利价值,但却能让我跳出眼前的焦虑,获得一种超越性的视角,明白自己的渺小与独特。

这片自留地,有时还是一本手账本。我用彩笔和胶带,记录下一天中值得感恩的小事:食堂阿姨多给了一勺菜,路上看到一朵形状奇特的云,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做手账有什么用?它耗时耗力,却教会我如何捕捉和珍惜生活中细微的美好,对抗情绪的灰暗。

我曾一度为沉迷这些“无用”之事而感到愧疚,仿佛浪费了本该用于“正事”的时间。但后来我渐渐明白,正是这些“无用”的瞬间,定义了我是谁,而不是那些“有用”的标签。它们是我精神的透气孔,让我得以从功利的轨道上暂时脱轨,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这些“无用”之事,恰恰是在培养一种审美力,一种感知幸福的能力,一种与自我深度相处的能.力。它让我不至于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学习机器”或“就业工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有内在趣味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至善”,或许就包括一种健全的人格和丰盈的内心世界。而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思考、发呆和爱好所构建的。

所以,我珍视这片“自留地”。我愿意继续在这些“无用”之事上“浪费”时间,因为我知道,正是在这里,安放着我真正自由的灵魂。它是我对抗异化、保持内心柔软与敏锐的秘密花园,也是我毕业后,无论走向何方,都能随身携带的精神家园。

相关内容

一场“在路上”的成人礼:我的大学旅行笔记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于我而言,大学四年给予我最宝贵的馈赠之一,便是将两者同时置于广袤天地间的机会。旅行,这门从未出现在课表上的“选修课”,却以...

在“无用”之事里,安放自由灵魂

大学的评价体系往往是线性的:绩点、奖学金、实习证明、获奖证书……我们被裹挟其中,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模板。然而,在我的大学生活里,有一片“自留地”,专门用来做...

寻味校园:舌尖上的大学记忆

大学的味道,绝不仅仅是书香墨韵,更具体地、更鲜活地,萦绕在校园的每一个食堂窗口、每一条后街小巷的烟火气里。舌尖上的记忆,往往最直接、最深刻地链接着我们四年的青春...

与焦虑和解:我的大学心理成长记

如果大学生活是一幅画卷,那它的底色并非总是明快亮丽。焦虑、迷茫、压力,这些灰暗的色调同样真实存在。我的大学成长记,重要的一章,便是学习如何与这些负面情绪共处,最...

师者如光:大学里那些点亮我的人

大学之道,在于大师。回首四载韶华,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如同沿途点亮的一盏盏明灯,以其学识与人格之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予我以深刻的启迪和温暖的力量。第一位...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