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铁路运输部机电科运输视频监控系统实践活动,让志愿者从课本走向现场,对工业级监控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全新认知。他深刻认识到,铁路监控系统是铁路安全监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时记录铁路沿线运行情况,能提供直观的视频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决策,对维护铁路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等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让他切实体会到技术创新对传统工业的赋能价值。
初入铁路运输调度中心时,巨大监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几十个画面让志愿者印象深刻:铁轨交汇处的信号灯状态、煤炭装卸点的作业流程、列车行进中的实时位置等场景,均由分布在矿区铁路沿线的高清摄像头采集,经5G网络传输至调度中心,共同构建起覆盖铁路线的智能监控网络。据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可实现实时场景分析、行为识别、异常事件监测及列车超速隐患检测等功能,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大幅提升。这一幕,让志愿者直观感受到“智慧矿山”建设的硬核实力。
实践中的实操环节,更成为志愿者难以忘怀的经历。在模拟货场,他与同伴一同尝试调试用于超限检测的摄像头。技术人员着重强调,货运列车装载货物的高度、宽度一旦超出限值,可能引发隧道剐蹭、桥梁超载等安全风险,因此摄像头角度必须精准到“能捕捉到货物边缘与铁轨的垂直距离”。在反复调试的过程中,志愿者终于理解为何技术师傅会说“毫米级的误差,可能就是安全级的隐患”。
此外,志愿者还参与了监控系统的日常运维模拟工作。在数据中心,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设备运行参数,他亲手操作了摄像头角度校准与存储服务器备份流程。当得知该系统可通过历史数据预判设备故障、提前安排检修时,志愿者深刻意识到,“预防式维护”远比“事后补救”更能彰显技术价值——而这,正是课堂上常提及的“大数据赋能决策”的生动实践案例。
此次实践让志愿者收获颇丰,也让他对自身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大学生不能仅做“实验室里的理论家”。龙煤鹤岗铁路运输部机电科将视频监控技术与铁路运输深度融合,既保障了煤炭运输的高效畅通,又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作为一名工科生,志愿者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所得的认知,在后续专业学习中更注重“落地思维”,努力让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工业级监控技术外围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