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野葵与井绳:被土地重塑的认知坐标系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樊星 张淼 刘剑 阅读:4986 复制标题和网址

晨露未晞时,我们在田埂间迷了路。垄沟纵横如大地隐秘的掌纹,将我们引向一扇半掩的柴扉。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落里簸箕盛着新晒的豆角,石磨沉默地盘踞一角,檐下悬着的镰刀还沾着昨夜的露气——扑面而来的不是贫困或丰裕的标签,而是一种与土地深深咬合的生命形态本身。当老农布满沟壑的手掌为我们舀起井水,清凉漫过喉间的刹那,我忽然懂得:教科书上的“三农问题”,其血肉与温度,原来都窖藏在这粗糙陶碗的一泓澄澈里。

访谈中,老人讲述旱年的焦灼。他蹲在菜畦边,捻起一撮干裂的土块在掌心揉碎,粉尘簌簌飘落:“土喊渴的时候,人心里也裂着缝哩。”这朴素的通感如一道闪电劈开我僵固的认知——原来人与土地从来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共颤的弦索,是共命运的呼吸。他指给我看田边几株倔强生长的野葵:“它们自己认得路,石头缝里也挣得出命。”那并非对苦难的驯服,而是生命在逼仄处迸溅出的原始智慧,一种向下扎根、向上求光的磅礴本能。我的笔记本上那些工整的调研提纲忽然苍白无力,唯有掌心沾染的泥土腥气,沉默地传递着土地最真实的语言。

最深的撼动发生在告别时。老人执意塞给我们一袋还带体温的鸡蛋,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痕。那微温烫着我的掌心,也烫着我的眼眶。我们带来的是单薄的问卷和自以为是的关切,带走的却是土地最慷慨的馈赠——它从不计较耕耘者的身份,只认准俯向它的虔诚。归途中暮色四合,田垄在身后延展成一片沉郁的墨绿。我回望那片被我们丈量过的院落,它已沉入薄暮,却又仿佛在我体内扎下了无形的根须。忽然彻悟:这几日课桌上讲述的星辰之高远、历史之厚重,若不曾在这粗粝温热的土壤里获得印证,便永远只是悬浮的符号。正是这深扎大地的根脉,默默支撑着所有向上的瞭望与飞翔的渴望。

当星月悄然攀上东山,我站在驻地院中摊开手掌——日晒的微红与泥土的淡褐已渗入肌理。这双手今日未曾书写,却比任何课堂都更深刻地教会我:真正的知识,永远生长在生存与尊严交织的土壤里;最深的学问,需要将双足浸入大地真实的脉动中去聆听。那些石磨的刻痕、镰刀的冷光、野葵的倔强,已如种粒般落入心田。它们终将在我远离这片土地后,在灵魂深处持续震动,提醒我所有高远的理想,都不可失却俯身触摸泥土的谦卑——因为正是这亘古的泥土,托举着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相关内容

在童真世界里播撒希望

上午第二节课,我带着三年级的小朋友们走进了英文字母Bb、Cc、Dd的书写世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小脸,仿佛看到了无数颗等待点燃的知识火种。课堂伊始...

在成长与奉献中邂逅温暖

“三下乡”的旅程已悄然步入第二周,时光在忙碌与充实中匆匆溜走,每一天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今天,我担任了性教育课的助教,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

炭火边的笑声

连续多日的支教与调研后,终于迎来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今天没有教学任务,没有调研安排,只有一场期待已久的团队烧烤——这个看似平常的团建活动,却让我对团队二字有了更深...

耳闻乡音 心系教育

上午难得的休息时间,我坐在宿舍整理这几天的笔记。连续多日的支教和调研让人疲惫,但下午要去张市村走访的消息又让我充满期待。这种矛盾的心情很奇妙,既渴望休息,又迫不...

南极的雪,乡土的根

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今天我要担任《云游七大洲之南极洲》的助教,看着孩子们用画笔和想象力触摸那片遥远的冰雪大陆。下午则将转换角色,...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